你有提肛的习惯吗?忠告:经常收腹提肛,或可带来4种好处
这不是简单的“忍一忍”,而是她最近听说的健康新招,“收腹提肛”。她偷偷试了两周,结果惊喜不小:排便顺了,腰也不酸了,连平时频繁的“尿急”都轻了许多。
这不是简单的“忍一忍”,而是她最近听说的健康新招,“收腹提肛”。她偷偷试了两周,结果惊喜不小:排便顺了,腰也不酸了,连平时频繁的“尿急”都轻了许多。
家人们,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:30岁后搬个快递就气喘吁吁,爬两层楼梯腿就发软,明明体重没变,身材却越来越松垮?别以为是“年纪到了”,这很可能是肌肉在偷偷流失!《2025中国居民肌肉健康白皮书》显示,我国30岁以上人群肌肉量异常流失率达37%,60岁以上老人中有近
说实话,现在人活得越来越“稳”,稳到哪儿都不动弹。上班对着电脑一坐就是一天,下了班手机一刷到凌晨。一天下来,除了上厕所和吃饭,腿几乎没怎么使唤过。你以为自己只是“懒”点?身体早就开始抗议了,只是没大声说而已。
“忙于事业,闲于健康”,成了太多成年男性的真实写照。白天拼命工作,晚上靠啤酒和外卖“续命”,熬夜熬成了“习惯”,久坐久成了“标配”。等到体检报告上出现“前列腺增生”四个字时,才意识到:身体从不跟你谈条件,它是直接算账的。
在如今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,长时间伏案办公或久坐打游戏已经成为常态,腰酸背痛、颈椎不适也成了大多数人的“通病”。面对这些问题,一把真正好用的人体工学椅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它不仅能有效分担身体压力,改善坐姿,还能在无形中呵护我们的脊椎健康,让久坐变得不再痛苦。
你是否经常感到肩颈酸痛、手臂无力?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,让我们的身体逐渐变得僵硬。今天要介绍的这款健身小工具,不仅能帮你缓解疲劳,还能在碎片时间里轻松锻炼,最重要的是——仅需9.9元!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68 岁的黄奶奶退休后生活丰富:白天到戏曲社打牌聊天,晚上回家继续在沙发上看网络剧,再刷手机直到深夜。然而,就在一个普通深夜,她迷迷糊糊起来上厕所,一脚滑倒,导致股骨骨折住院。
减肥路上最让人崩溃的,不是一开始的难坚持,而是努力了半个月,体重却卡在某个数字上纹丝不动。其实很多人不知道,睡前6小时是“燃脂黄金期”,不是要你疯狂运动,只要做好4个“少”,就能打破平台期,晨起称重时会有惊喜。
最怕的不是疼,而是反复的疼。有人一阵阵头痛,吃片止痛药就扛过去;有人觉得“休息一晚就好”;等到对比身边人精神抖擞,自己却总被头痛拽住时,才开始不安:会不会是大问题?先不吓自己,但也别轻描淡写。多数头痛是功能性的,确实能自愈;可少数情况下,它是在“打提前量”的警
一个人的五官或许是与生俱来的,但面相却是后天养成的。你过着怎样的生活,持有什么样的心态,都会在脸上留下清晰的痕迹。这就像一本无声的日记,记录着你每一天的选择。
《Annals of Rheumatic Diseases》10月15日把话挑明:3 218名上班族,三年追踪,每小时站起来3次,膝痛风险直接砍42%。
记性越来越差?总是丢三落四?很多人感叹自己,20岁的身体,50岁的腰,60岁的大脑。为什么你的小脑袋变得越来越“笨”了?
90%的人都觉得“坐会儿没啥事”,你家老人是不是也这样?其实防血栓就像通家里的水管——久坐是堵水管的泥,血栓是卡着的疙瘩,自查就是定期看水管漏没漏。
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,失智症逐渐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。在大众认知中,失智症往往被贴上 “老年病” 的标签,认为离中年人群十分遥远。但医学研究表明,45 岁以后,人体的认知功能开始进入关键的转折期,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习惯,可能正在悄悄埋下失智的
下班回家鞋一脱脚就肿得像个馒头,那你得小心了。你以为只是累,其实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。别总拿“忙”当借口,连踮个脚尖都没时间?那你可能真的错过了一个对身体好到离谱的小动作。
张姐是一名社区文员,每天坐在办公桌前处理文件,忙起来常常顾不上吃饭,饿了就嚼几口饼干;平时不爱喝温水,总靠冰奶茶解渴;下班回家累得只想窝在沙发上,连下楼遛弯都懒得动。
长时间久坐,腰酸背痛、颈椎僵硬几乎成了现代打工人的“标配”。但市面上不少打着“人体工学设计”旗号的椅子,却只是换个外形就敢卖高价——坐感发硬、支撑力弱、调节功能形同虚设,用不了多久就被闲置在角落落灰。
人们常说“坐下来休息”,可如今许多人几乎整日都在坐着。办公室椅子、车座、沙发成了生活的常客。有人还认为,久坐只不过是累一点、腰酸一点的问题。但医学数据并不乐观。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,久坐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危险因素,仅次于高血压、吸烟和高血糖。
近日,到浙江杭州游玩的一名女子坐了16个小时动车后,心跳骤停,被紧急送往浙大二院抢救。